阵痛倒逼台挂历企业转型
“现在国有单位的业务基本上没有了,剩下的客户只有私人企业以及个人散客。”在苍南县台挂历行业协会会长陈邦景看来,卖台挂历是薄利多销,一旦量少了,就赚不了多少钱。此外台挂历生产季节性明显,每年过完元旦就基本没生意了。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也不止一次听到商户“卖不动”的诉苦,看到生意冷清客流稀少的店铺,但同时也能发现提早转身而尝到甜头的企业。比如,苍南县开峰纸塑制品有限公司在这波”退单”潮中就未被影响。该公司负责人说,从中央发出“八项规定”的时候,企业就意识到不能再过分依赖公款消费,而是挖掘民企。
“毕竟台挂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老百姓的需求还是有的,所以这个行业不会消失,只是企业的确需要转型。”和苍南县开峰纸塑制品有限公司一样,经历过阵痛的台挂历经营户意识到,公款消费的刹车推动市场化调整,“只有转型才是唯一的出路”。
“以前依托公款消费时,我们的台挂历品种都偏老式,印的是汽车美女;而现在大众口味越来越精细化,喜欢山水美景,我们也提高了产品的工艺档次,镂空镶金还要搭配精致礼盒。”丁佩存的话很朴实却一针见血。从“汽车美女”到“山水美景”,正是台挂历行业从原来依托公款消费为主转换成依靠民间消费为主、并进行差异化与多样化生产的转变。
这或许也是台挂历商家转变思路的一个缩影:从大到小,从小到精。
在苍南,台挂历厂家陈君旺每年都会前往广州等地考察台挂历新颖样式,并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高、中档台挂历,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据悉,陈君旺的台挂历主要结合传统老黄历、养生、美食、茶道等元素精心制作。“去年订单量达几十万个,公司营业额达500万元左右。”
此外为了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不少台挂历经营户也纷纷“触网”,在各大B2B、B2C、C2C平台开设网店。丁佩存告诉记者,网上销售的利润反而比店里要高一些。
面对不景气的国内市场,一些企业主们也开始更多得将目光瞄向国外市场。据陈邦景介绍,有些较有实力的企业已逐步调整,根据各国文化差异和特色,在台挂历的设计上下功夫,从而进一步依靠本国优势来争取国外市场订单。
除了继续坚守,也有一些台挂历经营户选择“撤退”。比如,部分企业除了继续保持原有农村市场、外贸市场外,把台挂历产品缩减一半,开始兼卖办公用品、年画甚至装饰用品。当然也有人选择抽身而退,转战礼品、圣诞用品市场。
专家建议商家应找准定位
自中央系列反腐禁令的落地生根以来,类似“台挂历退单潮”这样的案例已非第一次。从高端餐饮、高端白酒行业萧条到部分演出公司出现倒闭潮,再到台挂历退单潮,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央的反四风、八项规定卓有成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曾经市场的不健康。
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看来,企业不能过份依赖公款消费。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民间消费两大类,一旦经营者过于依赖政府消费的话,腐败或不公平竞争等现象都会出现。
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则认为,台挂历行业原本的营销方式和产品的供给对象都已不适合现在转型的市场经济。“行业需要转型,不仅是‘八项规定’的倒逼,依托公款消费的营销路子势必会越走越窄。”他表示,长痛不如短痛,企业要思考如何生产出更受普通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在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
针对如今台挂历销售持续走低,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挂历所提供的日期功能正被电子钟、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取代,同时其装饰功能也在消退。这些因素都让台挂历不再是不可或缺之物。
那么,台挂历会不会很快消失呢?杨建华表示,虽然目前台挂历逐渐失宠,但它作为一种传统产业,是居民生活日常消费品,并不会马上退出历史舞台。商家如果想继续生产赢得市场,就要尝试融入更多厚实的文化元素,在个性化、私人定制方面多下工夫,走平民线路。
这点许多经营户们也深有同感。他们认为,台挂历这类传统产品的创新空间不是很大,所以产品一旦有细微改变,很容易脱颖而出,价格可以比普通产品高出一大截。
记者调查也发现,民间台挂历市场空间依旧很大,如在淘宝网上,个性台挂历就卖得相当红火。比如销量最高的一家定制台挂历的网店月销量达5970件,商家承诺可将照片和祝福语定制在台历上,价格在17.8元至24.8元不等,同时还可升级礼盒包装,作为送礼之选。不少网友表示价格合理,认为自己制作台历更有意义。
“整个印刷行业虽然并未回暖,但已经在积极转型中了。”在丁佩存看来,台挂历市场重新洗牌在所难免,但他相信在经历过阵痛和调整后,兼具实用与文化传承功能的台挂历,市场一定会重回春天。
上海印刷厂-豪河印务,公司印刷价格优惠,质量上成,赢得客户一致好评.包装盒印刷,样本印刷,画册印刷,宣传册,手提纸袋印刷等彩色印刷业务.上海印刷厂保证印刷质量第一.上海印刷公司以印前设计,印刷,印后加工一条龙服务,为您提供物美价廉的印刷服务.
——